新到港精英们,今天要给你推荐的生意,是一家位于沙田石门的Playgroup店。
可能有些新到港精英对Playgroup并不熟悉。这里有一段关于Playgroup的解释,你可以先看一下:
Playgroup主要的用户群体是半岁至三岁的宝宝,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唱歌、跳舞、做手工等,目的是帮助儿童学习社交技巧、情绪管理、感官活动等能力。
Playgroup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分为语言课程、幼儿体能训练、舞蹈活动、礼仪技巧活动、亲子班和学前适应班等。
说的简单一点,Playgroup相当于是内地的早教班。
为什么我会想到给你推荐这门生意呢?
在咱们这个圈子里,很多新到港精英自己、太太本身是职场精英或者是有职业抱负的人,但为了子女教育,放弃了在内地和海外的事业,留在香港陪读,导致自我价值感缺失。
而经营一家Playgroup店,刚好可以兼顾照顾小朋友和经营事业。
女性天生就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这是老天赋予女性温柔的力量,而要经营好这份事业,这份温柔的力量是基础。
除了陪读的太太们以外,这门生意还很适合本身在内地经营过早教班的新中产精英,由于内地出生率下降,在内地开设早教班不再是一个赚钱的选择,但是可以选择转战香港,香港的出生率在上升。
给你看一下这家沙田石门Playgroup生意的运营数据。这家店的面积是1300呎(约121平方米),每月的营业额是20万港元,利润是6.7万港元,除东主外,这家店一共雇佣了3名工作人员,2名全职导师,一名兼职导师,具体运营支出,你可以看一下下图:
目前这家店一共分为三个班:分离班、亲子班、感觉训练班,前两个班主要的用户是婴幼儿,感觉训练班主要的客户是小学生。这家店现有大约100名学生。收购这家店后,东主会带着新东家经营14天,以便顺利交接。
接下来还是跟你讲解一下香港早教生意,这样你心里先有个谱儿。
在香港做一个早教品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先来看一下香港的出生率,2023年香港出生人数为33200名。2024年,香港全年共有36767名婴儿出生,较2023年增加3479人,按年升幅高达10.6%。
出生率攀升代表着香港早教市场不会萎缩。如果香港的出生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我是不会建议你去做这门生意的。
虽然相比于内地,香港出生的婴儿数量并不多。但香港是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地方,咱们的起跑线在幼儿园,香港的起跑线在怀孕时。
香港家长普遍认为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家长便积极为子女寻找各类早教课程,以期提升其认知、社交、语言、体能等多方面能力,为日后入读心仪的幼儿园(K1)乃至小学打下基础。这种强烈的教育投资意愿,为早教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外,其实香港K1入学压力是很大的。香港的幼儿园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优质的K1(小班)学位竞争异常激烈。
许多名牌幼儿园在招生时会进行面试,考察孩子的语言表达、社交互动、指令遵循、认知能力等。
这使得家长不得不从早期就开始为孩子报读各类早教班,以提升其面试表现和综合素质,从而增加了对早教服务的刚性需求。
即使是刚需性需求,如果家长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也只能放弃。
但香港居民普遍拥有较高的可支配收入。尽管生活成本高昂,但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却毫不吝啬,愿意为高质量的早教课程支付溢价。这使得早教中心能够收取相对较高的学费,保证了盈利空间。
香港双职工家庭占比较高,许多父母工作繁忙,无暇全职陪伴孩子。早教中心不仅能提供专业的教育课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长对孩子托管、社交及早期发展的需求,成为家庭育儿的重要补充。
咱们内地朋友去香港做早教班,首要的是了解香港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
香港家长普遍认同,早期教育不应只关注学术知识的灌输,更应注重孩子身体、情绪、社交、认知、语言和适应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他们期望孩子在早期阶段能够通过游戏、探索和互动,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学会与人相处。
尽管竞争激烈,但香港主流的早教理念仍强调“玩中学”。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角色扮演、感官探索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非强行灌输。
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多语能力培养,许多早教中心会提供双语或三语(英语、粤语、普通话)教学环境,甚至有专门针对某一语言的沉浸式课程。
香港家长还认为早期社交能力和情商培养非常重要。早教中心通常会设计小组活动,鼓励孩子互动、分享、合作,学会表达情绪、解决冲突。
虽然是早期教育,但许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在课程中培养基础的自理能力,如独立进食、如厕、整理物品等,为日后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
虽然不提倡“应试教育”,但鉴于K1面试的现实,不少家长会选择带有面试准备、小组活动模拟等元素的早教班,以提高孩子在面试中的表现。
来,顺便看看咱们的竞争对手。
香港的早教市场竞争激烈,格局多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类型多样化:
综合性早教中心:提供涵盖认知、语言、社交、体能等全方位发展的课程,如各类Playgroup(游戏小组)。
学术/面试准备型: 专门针对K1入学面试进行训练,注重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面试礼仪。
专科特长型: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如音乐(e.g., Orff, Suzuki)、艺术、体育(e.g., Gymboree Play & Music)、STEM、语言(如纯英文/普通话沉浸班)、蒙特梭利、瑞吉欧等。
国际连锁品牌:如Gymboree Play & Music、Kindermusik、Kumon等,拥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品牌知名度。
本地知名品牌:如My Gym、Kid’s Gallery、Bricks4Kidz等,在香港有较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小型独立工作室:由资深教育者或特定专业人士创办,通常规模较小,但课程可能更具特色或针对性。
内地人在香港开早教班需要注意哪些呢?
对于内地创业者而言,在香港开办早教中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充分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文化习惯和市场特点至关重要。
1)法律法规与牌照: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香港对教育机构的监管体系与内地有所不同。
公司注册:首先需在香港公司注册处(Companies Registry)注册成立有限公司。这是所有商业运营的基础。
2)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 EDB)监管:
注册学校vs. 活动中心: 这是核心区别。在香港,如果机构提供“正规课程”(有固定上课时间表、学生注册、按学期收费,且主要针对3岁以上儿童的K1/K2/K3课程),并使用“学校”、“幼稚园”、“幼儿园”等字眼,则可能被视为“学校”,需向教育局申请注册,并遵守《教育条例》的严格规定(包括校舍面积、消防、师资、课程审批等)。
早教中心通常被视为“活动中心”: 对于0-3岁,或以游戏、兴趣班、亲子互动为主,且没有固定学期、学生可随时加入/退出的“Playgroup”或“兴趣班”性质的早教机构,通常被视为商业活动中心,而非受《教育条例》严格监管的“学校”。这意味着它们无需向教育局申请学校注册,但仍需遵守商业运营的一般法规。
模糊地带:如果你的课程包含较多学术内容,或针对K1入学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即便不自称“学校”,也可能引起教育局关注。建议在筹备初期,务必向专业的法律顾问或教育咨询机构咨询,明确自身业务模式是否需要申请教育局牌照,以避免触犯法规。
3)其他部门审批:
消防安全:必须符合消防处(Fire Services Department)的严格消防安全规定,包括疏散通道、防火材料、灭火设施等。这是重中之重,任何违规都可能导致停业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土地规划与建筑:选址必须符合地政总署(Lands Department)和屋宇署(Buildings Department)的土地用途和建筑规定。例如,某些商业大厦可能不允许作为教育用途。
卫生与食品安全:如提供餐点或茶点,需符合食物环境卫生署(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的卫生标准。
劳工法例:招聘员工需遵守香港的《雇佣条例》,包括最低工资、强积金(MPF)、法定假期、工伤保险等。
儿童保护:需制定儿童保护政策,对员工进行背景审查,确保儿童安全。
再说一下我个人的经验吧。做早教生意如果想拿到好的结果,一定要保证一点,孩子在早教机构是“被看见”的。
什么是被看见?是把客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关注到细微的情感需求和变化。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你想在香港收购一门生意,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