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今次主题是“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

施政三年,香港由治及兴,各方面取得快速进步。

报告发布后港股应声大涨,创下2021年7月以来新高,恒生指数涨1.78%,恒生科技指数涨4.2%,科技、消费等板块领涨。足见投资者对香港的未来发展预期充满了信心以及对相关政策的认可。
让我们来看看本次报告的一些核心利好内容。

打造香港经济增长新引擎
特首李家超在这次报告中,将“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提至非常靠前的位置(第三章),是具体经济措施的开篇,可见港府对其重视程度。
李家超提到,决定提升北都发展的决策层次,成立由他亲自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并且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由财政司司长、副司长及政务司司长领导,制定北都各发展区的营运模式,推动大学城建设,简化行政程序,并制定优惠政策包,吸引产业商落户。
其中重点提到成立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三批大学城土地最早将分别于2026年(洪水桥)、2028年(牛潭尾)及2030年(新界北新市镇)供使用,吸引及促进海内外领先大学进驻。


利好内地企业来港创业
报告还提到,内地企业的战略重心已转向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政府会把握香港出口平台优势,帮助内地企业“引进来”,再到“走出去”,具体包括:
1.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让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
2.吸引内地银行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辐射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地区;
3.吸引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进行跨境结算、汇款和融资等;
4.聘用香港会计、法律等专业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拓展海外市场;
6.创立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帮助大湾区企业「出海」到沙特;
7.带领银行及中小企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
这意味着,围绕内地企业经由香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香港将充分受益这一趋势,相关服务需求和创业机会也将因此迸发。
另外,报告也提出将在金融方面大力支持内地企业来港融资,包括:
1.透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
2.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
3.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帮助创新产业来港上市;

利好本地生意发展
香港有近36万家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支柱。为更好应对经济转型,政府会推出11项措施,加大支援中小企,利好香港本地生意发展:
1.「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8成担保产品的申请期延长2年,「还息不还本」安排再度延长1年;
2.未来1年,减收非住宅用户50%的水费及排污费;减收工商业污水附加费50%;豁免小贩、食物业、渔农业、酒牌等23的牌照及许可证首次签发或续期费用;
3.未来2-3年,政府在原计划1200亿元工程项目投资基础上,追加300亿元投资;
4.简化食肆发牌制度,容许新经营者边开业边申请,政府会「先发牌、后审查」,食肆转手后的新经营者已可更快开业;采用跨部门会审的方式,简化食肆露天座位申请的审批;
5.向「BUD专项基金」注资14.3亿元,扩大资助地域范围;
6.扩大对本港电商的融资支援,并扩展免费买家信用调查服务的覆盖范围;
7.设立「经贸一站通」平台,带领本地中小企、初创企业出海寻找商机;
8.优化「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资助赋能中小企应用AI及网络安全方案;
9.未来3年,继续在内地和东盟举办「香港好物节」,推广香港品牌;
10.推行「创意‧电商无限」计划,链接港企和电商服务企业,提升港企电商竞争力;
11.未来2年推出先导计划,支援本地中小型创科企业进行专利评估。
这11条措施成为这次施政报告的重头戏,其传达的意味很明显,香港要全力拼经济,大力支持民众创业、开展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费的同时,报告尤其提到数字化转型,如AI的运用推广、链接电商与香港企业。
这为中小企业在香港创业做生意提供了指导,即要通过数字化运营实现转型,以增强竞争力。现时阶段内地知名品牌如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之所以能快速在香港站稳脚跟并实现扩张,其领先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便是一大因素。
另外,这次报告还结束了长达30年的宠物狗禁入餐厅的禁令,亦是消费限制措施的“松绑”。
利好香港择校,提高入读机会
教育方面,施政报告也进行了重点着墨,大幅提高非本地生来港入读机会与择校便利性。
报告提到,现时政府每年提供1.5万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生,这学额不会减少,确保本地生现时入读资助课程的状况不变。
至于非本地生以自费方式留学香港的非资助学额会获准增加:
1.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目的40%增至50%;
2.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的超额收生自资学额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利好,包括:
1.成立留学香港专班,推出大型宣传计划,拨款4000万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
2.新增两所应用科技大学,推动应科大与内地及海外领先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3.容许直资学校申请上调班级数目及每班学生人数,加大录取非本地学生。
4.近期新增2所国际学校,在北都预留土地用于发展国际学校。
5.7月已推出「城中学舍计划」,现有商业大厦(包括酒店)改作学生宿舍时免却改划手续,年内更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作兴建新宿舍。

利好人才政策,利好香港楼市
人才方面,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批续签的高才质素高,在港主要从事创科、金融等行业,按每月收入计,95%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2万多元,50%更是高出近一倍。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经济贡献,相当于GDP的约1.2%。
报告提到,高才通人才贡献突出,各项人才项目继续执行此前规则。但“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得到进一步优化:
1.投资额度提升
非住宅房地产的投资计入上限由1000万港元上调至1500万港元,物业成交价格不限。
2.住宅门槛降低
住宅房地产的投资计入上限维持1000万港元,但符合要求的住宅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降至3000万港元。
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吸引投资和资金有序入市,对香港楼市产生积极作用。

总得来说,施政报告涉及方方面面,是未来一年香港发展的总纲领,其中内容和精髓远不止这些。想要更多的政策解读可以关注我们的后续推送。
这次施政报告的核心利好内容,恰好印证了银河集团是港府政策风向标——早在9月9日,银河便推出【好生意】和【真经营】两款香港服务产品,显示出我们强大的政策研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