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开大学更名在即,校董会今日确定新校名!

来源: 香港优才DIY,宜港汇

12月11日,据香港电台网站报道,香港公开大学今日宣布「香港公开大学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将正式改名为「香港都会大学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校方早前邀前所有公大成员及公众人士,为大学重新命名提出建议,希望新命名能更准确及合适地反映大学现况、性质、优势与未来发展。


校长黄玉山表示,更改之后的「都会大学」名称会给人一种大学身处香港这个世界大都会的感觉,加上学校日后将会朝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方向进取、涵盖各学科,新名称让人感觉涵盖面更广,而非集中文、理、商科。


 他称,不认为新名字令人联想到和「香港城市大学」太相似,而大学校董会一致赞成新名称合适,将会提交给教育局及立法会,以作正式修订。


香港都会大学最早是于1989年由香港政府创办(前身为香港进修学院),1997年正名为香港都会大学,成为香港第七所法定公立大学,且是唯一一所由政府创立的财政自资大学,与其他教资会大学一样拥有政府颁授的自我评审资格,为香港9所联招大学之一。2004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可在国内招收全日制学生,学历获教育部认可。


 

院校设有5个独立学院,分别为人文社会科学院、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教育及语文学院、科技学院、护理及健康学院。所开设课程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约10,000余人,占全港大学的六分之一,其中来自内地学生约2,000余人。

 

香港都会大学一直以来都很受内地留学生的欢迎,是因为其极具国际化的教学特色。


 

一、教学模式国际化

 

首先香港都会大学所用的所有教材,都是跟国际接轨的,学校采用世界上在行业里最适合学习的学科教材来进行学习。其次,授课语言全英文,包括教材,上课,作业以及跟导师之间的邮件往来都是全英文,在这种情形下就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思路。只有很小一部分课程会用到广东话或普通话。

 

二、师资的国际化

在香港都会大学的老师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很多老师都有在海外求学做研究和教学的经历,然后回到香港都会大学进行教书。还有一部分老师是在香港的其他大学培养,然后在香港都会大学进行教书,整个环境都是非常国际化的。


三、国际交流活动

为了扩展学生的的国际视野,学校每年在暑期的时候都会安排学生交流团到世界各地和境内外的各个大学或者企业进行短期的学习或者实习。

一方面是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使得他们能更直接地去体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同学能更加深化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哪些方面是更适合自己的,为将来毕业走向职场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摸索。

 

香港都会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是英联邦高等教育联盟(ACU)成员,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CDE)成员和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成员之一。大学所颁授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术资格获香港及内地政府认可。



通用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