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赴港上市资料正式披露,近期“中概股”为何排队赴港IPO?

来源: 宜港汇

近日,据传闻网易、京东都将在香港二次上市,最快于6月初启动招股。


5月29日中午,网易二次上市聆讯后资料获香港交易所正式披露。

             

早前36氪、彭博新闻也透露出消息,京东将紧随网易步伐赴港上市。



不仅如此,后面还携带着一大波中概股如百度、携程集体回归,股票市场中“港股打新”一词又火了起来,银河君记得上一次场面这么火爆还是阿里赴港二次上市的时候。


可以说今年的港股是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为什么中概股频频选择在港股上市?总结下来,近期的赴港“上市潮”或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01

大量资金参与港股打新


自去年阿里赴港上市成功,引发了新股认购热潮,促使更多优秀企业赴港上市,很多有港股户口的投资者都纷纷加入了打新薅羊毛的大军。



ifind数据显示,在今年来在香港市场上市的50家公司中,首日实现正涨幅的公司有26家,占比超过50%。其中,Ritamix、智中国际、生兴控股、新加坡美食集团和新威工程的首日涨跌幅均超100%,打新的赚钱效应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人气最旺的当属医药板块的沛嘉医疗和康方生物,它们上市首日就分别大涨了68%和50%。


在这样港股打新热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不愁没有新的资金流入,而投资者也更愿意去参与。这样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双赢”的局面,自然也就吸引更多公司在港上市了。


02

美国市场对中概股估值偏低


近期很多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除了担心中美关系走向,另一个重要原因对中概股对在美股的估值水平及维护上市的成本也不够满意。


据彭博的数据,今年在纽约上市的12只中概股中,只有两只目前的股价高于IPO发行价。Dealogic数据显示,2016年底以后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价平均比IPO发行价低33%。


这说明很多中概股公司在美股上市的效果并不好,公司股东利益和企业发展也受负面影响。



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经营、却于美国融资,投资者个融资者之间存在错位,因此部分中概股交投清淡,估值水平较国内市场上市的同行低,这也给了中概股回归上市的动力。


03

中美关系下美股市场的监管风险问题


2020年以来,美股的四次熔断让美国股市受到不小影响,再加上瑞幸咖啡财务数据造假引起的“中概股劝退”风波远远没有结束,越来越多中概股被恶意做空。



4月7号,做空机构狼群研究(Wolfpack Research)称爱奇艺虚增收入、夸大用户数量;4月8号,好未来教育集团自曝伪造合同,夸大公司销售数据……


瑞幸事情出了以后,似乎被一些做空机构找到了生财之道,就专门找中概股茬。


短短一个月,中概股的名声越来越臭,以至于美国证监会主席在4月22号的时候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投入中概股”。


美国上市会带来各种信息不对称,为恶意做空机构提供了有利空间。而这一点,和公司经营好坏并没有关系。


正因为美国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也驱使了更多中国企业回香港上市。


04

上市规则有利


港股市场,自从在2018年修改了上市计划以后,更具吸引力。新规则造成的改变涉及两个主要核心条款:


1、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企业在选择上市地时会综合考虑上市难易程度、估值和市场流动性等几方面因素。过去很多国内互联网公司选择赴美上市,很大程度是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门槛。



相比较A股上市,在港股上市对于企业来说减少了很多的条件,更加便捷,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创和需要前期消耗资本才能获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另外一点就是在美股市场IPO过程很快,香港次之,A股则存在不确定性,上市时间往往不可预估。


2、港交所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


港交所和A股一大明显差异,就是“同股不同权”在港股市场受到了重视,港股市场接纳了互联网行业通行的同股不同权等标准,出台中概股二次上市的鼓励政策。


像京东、阿里、百度等中概股企业,都是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治理架构,在A股上市有难度但是在港股上市就相对容易了。


 

同时,在5月18日下午,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来自大中华区域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第二上市公司,将被纳入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选股范畴。


这意味着,港股的生态,已为“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发生了改变,各项规则对于中概股在港股上市来说十分有利和吸引。


 中概股赴港上市是未来趋势 


综上四大原因,可以推测出京东、百度、网易等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的动力,不仅可以产生新的融资渠道,还有助于高估值、避免美国监管的不确定性。


在吸引力和矛盾并存的当下,中概股难免会做两手准备,所以对于京东和中概股而言回归是必然的,时间是可期的。



而对于港交所来说,随着阿里、京东等中概股企业的不断回归,也势必会为其增光添彩。


同时,随着港交所一系列改革措施,美股、港股IPO规则差距逐渐缩小,而高成长类公司也可以在港股具有更高的市值。


二次上市的浪潮已经逐渐形成,未来赴港上市也许是中概股的选择趋势!

通用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