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很多朋友来找我吐槽,说自己申请的优才,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拒了,希望我能协助看看材料分析分析。
近期,优才新政实施后的第一批申请结果出来了,审批速度比之前快多了,原先6-12个月才会出的审理结果,目前加速到了平均2个月。
新版本申请中,不仅获批是2个月出结果、拒批函也普遍是仅等候2个月(我们的DIY申请交流群里,不少朋友已经在交流新政后的拒批问题。收集了不同类型的拒批函,给大家分享一下~)。
版本1——文件不足或不符合要求
入境处审核员会在不认可的准则出打【X】。不认可的原因可能是该项的申请材料有缺失,或者不符合要求。
比如下面这张拒批函,就源于我们DIY交流群中一位群友的申请。了解后我得知,他优才申请中的语言证明材料使用的是大学四级合格证书,实际并不符合入境处要求,因此被拒。

旧版本拒批函中,如果材料不足或资料不符合要求,入境处也会在拒批函中进行说明(如下图)。但并不会像新版申请拒批函中说明得如此细致,直接指明具体是哪一板块的材料出现问题。
说白了,收到这样的优才拒批函,大概率是材料有遗漏,或者准备得不够齐全、不够充分。
这有点类似于以前的补件通知,申请人是可以选择重新梳理材料、二轮申请递交的。
二轮申请难度一般会更高一些,因此准备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申请文书打磨得更细致,因为每一份材料都和最后的结果息息相关✅
版本2——符合要求但被拒
✅如果是根据24年11月后的新版优才政策申请,优才拒批信会长这样:
✅如果是24年11月前的旧版优才政策,优才拒批信长这样:

这种拒批函下的申请人,各项条件看起来达到了申请标准,也已经通过了初审。
但是到了复审阶段,提交的资料(比如说申请中尤为重要的雇主推荐信)没办法证明自己在专业领域足够优秀,也不能让入境处相信自己能为香港的发展带来帮助,或者和其他申请人比起来,优势不明显。
目前优才申请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他们在众多申请者里不够突出,所以没被选上。
要是收到这种拒批信,短时间内不建议二次申请。如果之后还想再申请,就要重点改进这三个方面的资料:
✔工作证明材料该盖章的一定要盖章
✔把个人获得的成就文件整理好
✔文书部分,像推荐信和赴港计划书,千万不要用那些大家都用的烂模板,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还要写明自己能给香港做出什么贡献。
总的来说,更建议大家寻求专业申请团队+专业文案老师协助!
虽然香港优才申请有一定难度,但目前如果符合新版政策,获批率已经大大提升了!
要是已经收到了拒批函,也可以按照上面说的方法,看看自己适不适合二次申请。要是还没提交申请,一定要仔细对照申请要求,好好检查自己的情况,尽量一次性通过。
在申请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自信,觉得自己条件好就一定能获批。特别是自己 DIY 申请的朋友,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准备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获批的概率。
要是对香港优才申请还有什么疑问,随时都能来问,1V1咨询,我们帮你找到更好的申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