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
大家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香港优才通过率给骗了,这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因为香港优才的审核,不是只看分数这么简单,也并不是按分数从高到低来决定谁获批。
每个分数段都有申请获批的人,更主要还是看申请人的综合条件,还有与香港所需人才的匹配度。
香港优才满分245,80分以上可申请。我们可以拿去年优才获批的分数段占比数据来看看,你就能明白了。
(2021年获批数据)
入境处以120分划线,80-120分相对低分段的获批人数占比也有49%,所以说,即便是分数不高,也有很高的获批概率。
分数不高,想增加获批概率的朋友,下面这个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分析分数低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分数低,一般是这几种情况:
①刚毕业的学生
工作经历不足,可拿的分数不多,如下图:
如果工作时间少于2年,是一分都拿不到的。即便是在上市公司或名企工作,也要求有3年以上经验才可以额外加到20分。
所以对于刚毕业、工作年限不多的申请人来说,工作分数可拿的不多,导致整体分数偏低。
配偶、子女分(10分)拿不到
刚毕业没组建家庭的,这部分家庭分也是拿不到的,从而分数偏低。
那么建议你在准备材料时,这么做:
✔ 重点突出在学校期间的成绩
比如奖学金、参与大赛获奖名次、科研成果、承办过的大型活动等等;以及实习期间的表现,取得了什么工作成果等等。
✔ 准备充分的客观证明材料,在文书写作上重点包装,
告诉入境处你是一名高潜力、朝气蓬勃的上进青年,而且去香港就业、生活的意愿强烈,让入境处相信你是真心实意地想去香港发展、定居的。
②学历不高,工作年限较长的精英
如下图,如果只有本科学位,只能拿到10分,如果是双学位或有一个硕士学位可以拿到20分,有博士学位可以拿到40分。
学历分最高可拿70分,而很多申请人都是只有一个本科学位,还不是名校毕业的,所以学历部分只能拿到10分,所以这也导致了整体分数不高。
建议你在准备材料时,这么做:
扬长避短,能够证明工作能力、业绩、团队管理能力、获得奖项等材料都尽可能收集好并归档整理。
建议文书部分,重点包装每一份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让入境处看到你多年以来的奋斗史,突出你的个人优势能力,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优秀!
去香港计划尽量真实,比如带家人定居增强来港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以及在香港打算如何发展事业、如何为香港做贡献等等。
但说实话,对于低分数段的申请人来说,所在的行业及工作背景还是很关键的。
香港的确是缺人才,但要看香港缺的是哪些行业的人才。
若是从事大众化职业的人士,如销售,普通医生、行政人员、普通教师、运营、普通财务/会计等职业,香港本地人就可以满足要求,并不需要从外引进人才。
如果你分数偏低,所在行业还没有优势的话,想获批优才还是比较难的。
行业可以参考今年最新扩增的51项人才清单,均是香港目前最急需的行业人才,若是符合加分标准,还能多加30分。
其次,就是金融及会计服务行业、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这两个行业的获批人数是最多的,自然也是香港最欢迎需要的了。
► 资讯科技及电讯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通信网络技术、网络及信息安全、云技术、游戏开发、物联网、芯片研发、机械研发、游戏研发等。
►金融及会计服务
资产管理专才-投资分析和投资顾问、资产管理专才-基金经理、金融科技、证券及债券、保险相关;
►其他行业
建筑设计/项目设计/景观设计、资深废物处理专家或工程师、智慧城市/城市规划、争议解决专才、业务交易律师、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新材料、新材料研发、医药科技/智慧医疗、生物医疗研究等。
另外就是,这个月香港优才的网申系统有所调整,高管加分要求更高了。这对于很多年纪较大的小企业老板或是企业精英就不是很友好了,容易在年龄分和高管分上吃亏,导致分数偏低。
但如果你的行业不错,还有海外经验或是名企经验等,申请优才优势都是较大的。
名企就业:曾在上市公司、《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胡润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不少于3年的人才,优才申请可以多加20分。
海外经历:国际型人才香港向来会比较喜欢,如果拥有不少于2年的海外工作经验,还可以多加15分,包括港澳台。
最后,这两个低分但建议申请的公式,请各位对号入座:
年轻+名校+理工商科专业(工程、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专业)或是年龄较大+名企+丰富工作经验,比如游戏开发、新材料研发、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等行业的丰富工作及管理经验。
总结来说,对于低于100分的申请人来说,你需要做的就是,找一家专业的中介机构做个评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情况,以及申请优才的获批率后,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申请。如果适合,那就认真把材料准备好,这也是有获批通过的可能性的。如果觉得行业不好,不适合的话,也可以选择别的方式。
这两年正是香港优才申请的红利期,大家可以把握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