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选后,对香港有什么影响?

来源: 宜港汇

美国大选跌宕起伏,苦候多日,结果终于明朗化。


目前虽然特朗普还在强撑,但拜登已经发表了全国演讲。美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宣布,拜登率先赢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锁定胜局。


若拜登最终顺利接任美国总统,政党轮替后,对港政策是否会有调整?美国现行的多项“制裁香港”举措未来还有多大作用?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刘兆佳作出了以下分析。


美国对港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


无论是谁当美国总统,他在对华政策方面都会受到相当的法律束缚


美国制定的一系列的针对中国内地、台湾地区、香港特区、新疆、西藏、解放军、科技、党员、学者的法律法规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形成牢固的规范和制约,不容易废除或改变。


刘兆佳认为,美国对香港特区实施的所谓“制裁”(例如特朗普签署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香港自治法案”,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制裁香港官员等),由于已经“一定程度上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相信拜登上任后仍会遵守。


但他也指出,“法律没有具体写明要对香港做些什么、要制裁什么人”,酌情权仍在美国总统,所以对香港的强硬程度,取决于拜登的态度。



拜登宣布当选美国总统后,在中国不再是选举议题和没有选举压力的情况下,他应该会对多年来遏制中国的政策作出检讨,认真评估其成败利害得失。



美国不会放弃在港利益,但实质动作不多


过去一年多的情况显示,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它在香港的战略、金融、贸易和政治利益。


为了在中国国内制造混乱和不稳,美国会在全世界和在中国国内发动意识形态战争,把西方的“自由民主”与中国的“威权主义”对立起来,力图削弱中国在世界上不断上升的软实力。



美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疑虑越来越深,生怕欧亚大陆为中国所主宰,因此在中亚、南亚和中东地区美国必会与中国进行战略争夺。


而在美国遏制中国的过程中,香港难以独善其身。



如上所述,美国对港政策短期不变,当然会连绵不断地对香港进行政治打压,也会做出一些“制裁”和出轨的行动,从而打击香港的国际地位,并削弱香港对中国的价值和贡献。


但是美国在香港问题上能出的牌都已经出了,再打下去就是不顾一切。削弱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对美国自身的伤害也很大。


与特朗普不同,拜登不愿意牺牲美国利益,所以实质动作应该不会太多。


因此,在刘兆佳看来,美国仍会在人权、民主等问题向香港施加压力,但只剩下口诛笔伐。



拜登不会将香港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考虑到中央和香港特区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会不断“出招”,特别是针对香港内外的敌对势力,拜登上台后美国仍然会有不少机会向香港发难,但力度估计会比特朗普轻巧一点,手法不会那么粗糙,数量会有所减少。


由于香港反对派在这次选举站在特朗普阵营一方,刘兆佳推断,拜登不会倚重香港反对派势力,短期内不会把香港问题放在主要位置。



此外,在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后,香港反对派的政治前景有限,美国如果再插手香港事务,亦会遇到中国反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中美贸易战将趋缓和,关税有机会松绑


对于拜登,刘兆佳形容为一名美国传统政客,很大机会走回奥巴马时代的对华路线,即以压制为主,但仍会寻求合作,不愿过度牺牲美国自身利益,特别是美国经济和企业的利益。



拜登曾公开表态,主张要取消特朗普对中国制造货物新加的关税。刘兆佳分析,拜登的主张也是顾及美国自身利益,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对抗,只会便宜了其欧洲盟友。



刘兆佳总结出三点,指加征关税未为美国带来利益:


1. 没有改变中国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


2. 不单没有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且还增加了;


3. 增加的关税相当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支付,而且这些消费者很多是中下阶层,属拜登的支持者。



虽然说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大目标不会改变,但拜登清楚知道单靠美国一己之力难以扳倒中国,所以刘兆佳估计美国会更着重运用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当然并非是要放弃经济、科技和金融手段)逼迫中国,目的是要减少美国所要付出的经济和利益代价。


美国未来仍会拉拢“盟友”特别是西方国家和日本,重新在贸易上给予它们一些好处,与它们重构各种联盟(安全、贸易)关系、联手迫使中国改变其外交、经济和军事策略。


与此同时,美国会重新重视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作用,并以它们为平台与中国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美国同样会尝试挑拨离间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甚至希望把俄罗斯拉到西方阵营中去。


通用banner